发布日期:2025-10-09 08:05点击次数:66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近日的一番讲话,再次将朝美关系推至国际舆论的焦点。
据朝中社9月22日报道,金正恩在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重磅讲话,直言“仍怀有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好回忆”,并表示只要美方放下所谓“无核化”目标,朝美领导人会晤完全可以再次举行。
这番话看似释放缓和信号,实则立场极为强硬——金正恩明确强调,朝鲜绝不会单方面放弃核武器,也绝不会用自卫权来交换解除制裁。他更直指美国:“若妄想凭借制裁和武力压制朝鲜,那就是大错特错。”
一、表面放软话,实则划红线
金正恩这次讲话,语言上留有余地,甚至罕见提到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8-2019年期间双方三次会面的“外交蜜月期”。但那一段看似热烈的互动,最终因美方坚持“朝鲜必须先完全无核化”而陷入僵局。
而这一次,金正恩实际上是给未来的朝美谈判划出明确界限:
朝鲜愿意谈,但绝不以弃核为前提;
美国必须承认朝鲜拥核的现实,并转向和平共处;
制裁和军事威胁对朝鲜无效,别指望朝鲜会屈服。
这也意味着,除非美国从根本上调整其对朝政策,否则所谓“外交突破”恐怕仍是空中楼阁。
二、朝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声?
这次讲话选择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期间发布,绝非偶然。
一方面,俄乌冲突持续、大国博弈加剧,国际格局正在剧烈重组。朝鲜趁机巩固自身战略地位,通过强化与俄罗斯等国的关系,缓解外部压力,也试探美国的反应底线。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上台后,朝鲜政策仍延续强硬基调,美韩军事同盟不断强化,联合军演频频举行。朝鲜通过此次喊话,既是向美国传递信号,也是在内外宣示其不妥协的决心。
三、“朝鲜拥核”已成定局,美国该怎么办?
从2006年朝鲜第一次核试验至今,近二十年过去,朝鲜核武体系已实现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进的跨越。金正恩此次直言“世人皆知若朝鲜弃核美国会怎么做”,指的正是利比亚、伊拉克等国弃核或虚假裁军后的结局——政权被推翻、领导人惨死。
朝鲜视核武器为政权生存的“最后保障”,在这一认知下,哪怕面临再严厉的制裁,朝鲜也不可能主动弃核。
美国若继续坚持“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目标,只会使双方持续僵持,甚至陷入更激烈的对抗。但若接受朝鲜为拥核国,则意味着美国东亚核不扩散政策的重大失败,也将引发韩日等盟友的强烈不安。
四、半岛局势,何去何从?
目前来看,朝鲜已将“拥核国家”身份视为既定事实,而美国始终拒绝承认。双方缺乏最基本的共识,即便重启对话,恐怕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金正恩此次讲话,是再次将选择球抛给美国:是要继续固守旧政策、眼看半岛局势周期性紧张?还是转变思维,尝试与一个拥核的朝鲜共处?
答案,将决定东北亚未来十年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