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泰柬边境开火,美国给东大挖了三个“坑”

发布日期:2025-07-30 10:33点击次数:92

当地时间7月24日清晨,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的柏威夏寺附近突然响起密集的枪炮声。起初只是零星的步枪交火,不到两小时就升级成坦克对冲与火箭炮覆盖——这场看似寻常的边境摩擦,在当天中午被泰国空军的F-16战机推向了失控边缘。当美制战机呼啸着掠过边境线,对柬埔寨境内的军事基地投下精确制导炸弹时,整个东南亚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场冲突,早已不是两个国家的"邻里纠纷",而是大国博弈在中南半岛的又一次激烈碰撞。

泰柬边境的火药桶,其实已埋了半个多世纪。两国接壤的800多公里边境线中,有近百个争议地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柏威夏寺周边。这座始建于11世纪的吴哥窟风格寺庙,1962年被国际法院裁定归属柬埔寨,但寺庙周边的土地主权却始终悬而未决。2008年、2011年,两国曾因该地区爆发过大规模冲突,累计造成数百人伤亡,如今战火重燃,不过是历史矛盾的又一次喷发。

据泰国军方消息,双方在多处地点发生战斗,泰方出动F-16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设施。泰国代理总理普坦24日在出席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泰柬局势举行的紧急会议后对媒体表示,柬方当天率先开火,并对泰方使用重型武器。他强调,泰方仍坚持以和平谈判的原则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将捍卫国家主权。泰国内政部已下令将事发边境地区的泰国民众疏散至安全区域。泰国卫生部24日说,当天的冲突造成14名泰国人死亡,包括13名平民和1名军人。

这不是泰国第一次在边境冲突中动用空军,但F-16的参战却有着特殊意义——作为美制装备,其使用权限牢牢攥在美国手中。根据美泰1987年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泰国购买的美制武器若用于"进攻性行动",必须提前获得美国国务院的书面批准。而此次F-16越境空袭,显然属于"进攻性行动"范畴。

美国的态度耐人寻味。7月25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国务院一名匿名官员的话称,"美方知晓泰军的行动,并理解其保护领土和民众的需求"——这种模糊的表态被解读为"变相批准"。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冲突爆发前三天,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还在曼谷与泰国空军司令素巴潘举行会谈,会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将深化在应急行动中的装备协同"。

泰国空军的F-16机群确实是东南亚的"空中王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泰国目前拥有50架F-16A/B战机,其中30架是1988-1990年间直接购买的新机,20架是2005年从比利时、荷兰接收的二手翻新机,经美国升级后具备发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的能力。相比之下,柬埔寨空军堪称"零基础"——其现役的12架飞机全是直升机(6架中国直-9、4架俄罗斯米-17),连一架固定翼作战飞机都没有。

这种悬殊的空中力量对比,让泰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从24日中午到25日下午,泰军F-16共出动12架次,空袭了柬埔寨境内7个目标,包括弹药库、雷达站和桥梁。柬方虽然用高射机枪进行了还击,但始终无法威胁到F-16的飞行高度。一名柬埔寨边防士兵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苦笑:"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投弹,然后祈祷炸弹别落在自己头上。"

美国为何对泰国动用F-16"开绿灯"?借冲突给中国"埋钉子"

长期以来,泰国都是美国在东南亚的"关键支点"。从冷战时期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到如今的"印太战略",美国通过军售、联合军演等方式,与泰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联系。即便近年来泰国从中国引进了VT-4坦克、VN-1步战车等装备,美泰每年的"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仍照常举行,2024年的演习规模甚至比2019年扩大了30%。

而柬埔寨则被美国视为"中国在东南亚的桥头堡"。中柬云壤海军基地的启用,让美国一直耿耿于怀——该基地距离南海仅400公里,可停靠万吨级舰艇,美国太平洋舰队多次公开表示"担忧其被用于军事目的"。此外,柬埔寨在东盟会议上多次力挺中国,阻止菲律宾、越南等国提出的"南海仲裁案相关提案",这让美国愈发不满。

在这种背景下,泰柬冲突成了美国的"天赐良机"。具体来看,美国的图谋有三个:

一是破坏中国的"周边稳定圈"。中国与泰柬两国均保持着紧密关系:2023年中泰贸易额达1300亿美元,中柬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两国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若泰柬冲突持续,中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合作项目可能受阻,"亲华阵营"也会出现裂痕。

二是迟滞东盟一体化进程。东盟一直试图通过"经济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建设增强凝聚力,但成员国间的冲突显然会打乱这一节奏。美国前驻东盟大使斯科特・马歇尔曾表示:"东盟越团结,就越难被外部势力影响。"让泰柬陷入争端,无疑会削弱东盟的整体话语权。

三是借机强化对东南亚的军事渗透。冲突升级后,泰国可能会向美国求购更多武器,而柬埔寨为了"自保",也可能被迫寻求外部支持——美国可借此重新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甚至可能提出"提供安全保障"的条件,换取柬埔寨在某些议题上的妥协。

面对愈演愈烈的冲突,中国的斡旋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相关问询时表示,泰国和柬埔寨两国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也是东盟重要成员。睦邻友好,妥处分歧,符合双方根本和长远利益。简单的表态背后,是复杂的平衡艺术——中国既要维护与柬埔寨的"铁杆友谊",又要兼顾与泰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要避免被美国扣上"偏袒一方"的帽子。

针对泰柬边境冲突局势,美国国务院口头上仅泛泛地表示:敦促双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实际上却对泰国动用F-16空袭只字不提,这种"选择性失明"显然是在纵容泰国。

不过,中国也并非没有破局的筹码。中柬自贸协定让柬埔寨70%的商品可零关税进入中国,泰国的大米、橡胶也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经济纽带或许能成为劝和促谈的"杠杆"。此外,中国在东盟框架内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若能联合印尼、新加坡等"中立派"国家共同施压,可能会比单独斡旋更有效。

目前,最关键的变量仍是美国的态度。若美国继续纵容泰国扩大空袭,柬埔寨可能会向中国、俄罗斯求援,届时地区局势可能会演变成"代理人对抗";反之,若美国能收敛"拱火"行为,配合国际社会推动停火,局势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