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伊朗想引进歼10,俄罗斯坐不住,疑似送拆过的苏35给伊朗

发布日期:2025-07-24 16:15点击次数:82

一架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在夜色中悄然降落。卸货区起重机吊起数个印有俄文标识的密封集装箱,卫星图像显示箱体形状与战机雷达罩、发动机部件高度吻合。

这已是过去一年内第9次类似行动——每次俄运输机抵伊后,伊朗被炸毁的无人机工厂或导弹阵地总会迅速恢复运转。

但这次时机特殊:两周前,伊朗防长纳希尔扎德刚在青岛上合防长会上紧盯中国歼-10C展机,手指反复摩挲机翼下的霹雳-15导弹模型。

一、伊朗空军的“博物馆危机”

以色列2025年5月的空袭彻底撕开伊朗防空遮羞布:30%的战机在地面化为废铁,主力仍是40年前巴列维王朝遗留的F-14“雄猫”和F-5E/F。

现存41架F-14A中仅半数能升空,64架幻影战机因零件断供沦为“跑道装饰品”。 更讽刺的是,18架米格-29因俄方停止供应零件,已趴窝三年之久。

俄制装备的失信让伊朗怒火中烧。 2023年签署的50架苏-35订单,至今仅到货4架。

有消息称,俄方甚至将本该交付伊朗的战机转售阿尔及利亚,换取硬通货支撑乌克兰战场。

这种背叛迫使伊朗转向中国——但歼-10C的吸引力远非“退而求其次”。

二、歼-10C:中东天空的“阵风杀手”

纳希尔扎德在青岛反复询问的,是歼-10C在同年5月印巴空战中的传奇战绩:巴空军凭借6架歼-10CE搭配霹雳-15E导弹,以6:0战绩击落印度3架“阵风”、2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

这款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能在200公里外锁定F-35,配合射程145公里的霹雳-15E,恰好克制以色列的隐身突防战术。

价格对比更令伊朗心动:苏-35单价超1亿美元且交付无期,歼-10CE打包价仅9000万美元(含导弹及培训),且中国接受石油结算。

通过昆仑银行人民币跨境支付,伊朗可绕开美元制裁。 沙特闻风而动,紧急提出80架歼-10CE订单,试图压制伊朗可能的空中逆袭。

三、俄罗斯的“零件外交”

面对伊朗倒向中国,克里姆林宫7月初的伊尔-76运输被曝出“拆解式交付”:将苏-35的雷达、航电、发动机分装运输,规避西方“整机出口”制裁。

这种“技术擦边球”实属无奈——俄乌战场吞噬了90%军工产能,俄方既无力交付整机,又不甘失去客户。

但对伊朗而言,零件同样珍贵。 其国产“闪电”战机就是仿制F-5的产物,如今正计划将俄制发动机移植到“五代机”F-313模型上。

更关键的是,这批零件可升级现役米格-29,让停飞三年的战机重新升空。

四、暗流下的三国博弈

以色列的焦虑已转化为外交施压。 驻上海总领事拉维特·贝尔公开宣称:“中国是唯一能让伊朗崩溃的国家”,要求中方停止购买伊朗石油。

但讽刺的是,2024年以色列对华贸易额达260亿美元,电子芯片和农业技术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俄罗斯则陷入战略两难:若向伊朗交付整机苏-35,恐引发以色列直接报复;但拒绝交付,又怕伊朗彻底倒向中国。

更深的恐惧在于技术泄露——伊朗曾成功仿制美国“捕食者”无人机,苏-35核心技术一旦被破解,将威胁俄军火市场。

五、德黑兰的生死时速

伊朗空军正与时间赛跑。 美国可能对核设施发动二次打击,而首批36架歼-10C从签约到形成战力至少需18个月——包括飞行员赴华培训、波斯语座舱系统改造、以及整合空警-500预警机。

即便俄方零件立即启用,也只能让10架米格-29恢复作战能力,难以抵挡F-35集群。

梅赫拉巴德机场的夜色中,工人正将俄制雷达组件搬上卡车。 而在德黑兰郊外某加固机库,中国技术团队已秘密进驻,测试将歼-10C数据链接入伊朗“霍尔达德”防空网。

这场静默的装备竞赛,每一秒都在重塑中东的天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