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对乌武器供应恢复,美国动作背后被吕特点破:北约费用谁来扛?

发布日期:2025-07-25 01:49点击次数:106

美国造枪,欧洲买单! 特朗普对乌军援惊天变局,北约成美国“人肉提款机”7月10日,特朗普对着镜头宣布:“美国向北约送武器,北约100%承担费用! ”一句话,让欧洲各国集体傻眼。 美国刚恢复对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援助,账单却甩给了北约盟友。

德国被迫出资购买美制导弹转交乌克兰,波兰抢着垫付武器费用,连最抠门的波罗的海三国都硬着头皮喊“该掏的钱不能少”。

而真正的赢家是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的导弹生产线昼夜不停,雷神公司坐收欧洲天价订单。 一套原价400万美元的“爱国者”系统,经北约转手加价卖给乌克兰,美企净赚差价。

俄罗斯冷笑戳穿真相:“这就是桩生意! ”军援急转弯:从“暂停”到“加码”,只隔了6天7月1日,五角大楼突然宣布暂停对乌部分军援,理由简单粗暴:美军库存快空了!

过去半年,乌克兰打光了800多枚“爱国者”导弹,美军库存骤降30%;155毫米炮弹库存只剩正常水平的1/3,连美军训练都快不够用。

可短短6天后,特朗普画风突变。 7月7日,他在社交平台高调放话:“乌克兰需要更多武器,美国必须给! ”隔天火速批准3亿美元新军援,包括“爱国者”导弹和中程火箭弹。

7月10日,他要求北约“全额买单”,还得意宣称:“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季希在7月11日确认:“美国军援已恢复。 ”

泽连斯基更是兴奋表态:“美欧军事援助渠道全面恢复! ”“甩锅”北约:武器美国造,账单欧洲付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精妙:美国只负责生产武器,经北约联合司令部转运至波兰或德国基地,再送入乌克兰战场。

这套流程彻底切断美国直接援助渠道,把财政压力全数转嫁给欧洲。 首单“试验品”已敲定:90辆M1A2坦克+200枚“爱国者-3”导弹(总价37亿欧元),8月1日启动交付。

费用从哪来? 北约动用“欧洲和平基金”及成员国特别摊款支付。 按新规,北约成员国军费标准已从GDP的2%飙升至5%,德国每年需多掏80亿欧元,波兰因承担转运任务,还要额外支付物流安保费用。

欧洲的憋屈:一边骂美国,一边抢接盘德国总理默茨嘴上抱怨,行动却很诚实:立刻向美国下单购买“爱国者”系统。

波兰国防部更直接:“只要美国肯卖,我们愿替乌克兰垫钱! ”连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刺头”也被迫妥协。

欧洲如此卑微,背后是残酷现实:德国军工每月仅能生产20套“爱国者”,自保都勉强;法国“紫菀”导弹产能只有俄制“道尔”导弹的1/5,填不上乌克兰的防空窟窿;北约秘书长吕特访美时直言“美国是爸爸”,彻底暴露欧洲安全主导权丧失。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说得更直白:“欧洲安全仍系在美国裤腰带上。 ”若美国彻底撒手,乌军防线崩溃后,俄军兵锋将直指波兰边境,波罗的海三国首当其冲。

军火商的狂欢:冲突越持久,利润越暴增美国军援政策反复无常,军工巨头却是铁打的赢家。 自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对乌军援超650亿美元,超80%流入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公司。

如今“北约买单”模式更让它们赚翻:武器经北约转售乌克兰,美企可层层加价;乌克兰被迫用矿物质开采权抵押军购债务,战略资源变相输美;五角大楼暂停军援的6天里,雷神股价逆势上涨4.2%。

特朗普毫不掩饰利益链:“美国向北约卖武器,再交给乌克兰,既快又赚钱! ”战场真相:西方武器填不满俄军“消耗黑洞”俄罗斯对这套“新包装”的军援嗤之以鼻。

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一语道破:“换汤不换药! ”俄国防部用数据打脸:过去一周,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乌方7个军工目标,包括生产米格-35战机的卢霍维茨基工厂。

普京更在7月6日宣称:俄无人机已摧毁超20亿美元西方援乌装备。 乌军每日消耗500枚炮弹,而美国刚恢复的3亿美元援助,还不够支撑一个月。

泽连斯基表面感谢美国,私下却吐槽:“我们需要能打到莫斯科的导弹,不是‘爱国者’! ”升级信号:AGM-158导弹或改变战场规则美军下一步可能提供AGM-158隐身巡航导弹。

这款导弹射程远超英国“风暴阴影”,可由乌克兰F-16战机搭载,在俄防空圈外突击境内目标。俄方已警告:若北约转运基地出现该武器,将视为合法打击目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