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官方发话:2026年退休金再上调,按年头加钱,能成真吗?

发布日期:2025-11-22 06:57点击次数:148

养老金明年还涨不涨?有人拍着桌子说“肯定涨”,也有人撇嘴“别做梦”。二十届四中全会刚开完,喊得最响的就是“稳就业、稳收入、稳物价”,这稳字当头,养老钱自然跑不掉。

全会公报里那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没藏着掖着,白纸黑字摆在眼前。十四五攒下的家底够厚:三项社保基金总收支69.27万亿元,兜里还剩9.81万亿元没花完,投资那2.6万亿元年年给回报,平均收益5%以上,光利息都能给1.3亿人发半个月工资。账上有钱,底气就足,涨养老金不是空头支票。

人社部也没闲着,参保人数一路飙到10.72亿,相当于每十个中国人里七个半都在往池子里灌水。人多水满,池子不会干,明年往上涨一涨,逻辑通顺。

有人惦记“按工龄涨”,觉得自己干了四十年就该多拿。现实有点扎心:全国拿两千块以下的老人,一大把是工龄短、缴费档次低。如果只盯工龄,他们会被甩得更远,共同富裕就谈不上了。倾斜低收入群体是硬杠杠,工龄只是挂钩因素之一,不是唯一。

现在的玩法是“定额+挂钩+倾斜”,三合一。定额每人先加一笔,保证大家都有份;挂钩再看工龄和缴费年限,缴得久多拿点;倾斜专门照顾偏远地区、高龄老人和低收入户。这一套组合拳,明年大概率照打不误,想单练工龄,门儿都没有。

再算笔小账。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大概三千出头,涨4%就是一百多块,一年能多吃十几顿火锅。有人嫌少,可别忘了,连续涨了二十年,从当初的六七百翻到现在,翻四倍不止。国家没让物价跑得比养老金快,这就是诚意。

别只盯着数字,背后还有大棋局。全会提出要把中等收入群体扩到八亿,退休老人也算在内。想让人敢消费、敢花钱,先得让他们觉得未来稳当。养老金年年涨,钱包鼓一点,菜市场才敢多买两斤排骨,商场才敢换台新电视,内需就是这么被一点点撬动的。

有人担心延迟退休会把池子拖垮。政策摆在那儿,渐进式推进,每年晚几个月,不搞一刀切,年轻人还有几十年缓冲。加上财政补贴、国资划转、投资收益三驾马车,池子不仅没漏,水位还在涨。

再拆个谣言:网上说“社保基金要崩”,数据直接打脸。十四五期间收入比支出多攒出近十万亿结余,平均每年多出近两万亿,崩不了。那些吓唬人的截图,删了吧。

回到明年怎么涨。大概率六月发通知,七月补发,涨多少看当年工资和物价涨幅,估计还是3%到5%之间。定额部分可能每人先加五十块,挂钩部分工龄一年值两块,倾斜部分高龄多涨二十,低收入再多贴几十。算下来,多数人能涨一百到两百,够给孙子包个红包。

想多拿点,办法也简单:趁还没退休,把缴费档次提高,能交300%别只交60%,年限能交35年别卡15年。现在多掏一点,未来每月多拿几百,划算。灵活就业的朋友别心疼眼前那点钱,老了就知道值不值。

有人抱怨“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不公平”。换个角度想,现在的老人年轻时没社保,照样交公粮、做贡献,国家用现在的年轻人缴费反哺他们,一代托一代,循环接力。几十年后,今天的年轻人退休,下一代继续托,这就是社保的命根子。

再瞄一眼国际对比。日本老人养老金替代率不到四成,韩国更低,德国美国也就五成左右。中国现在企业退休人员的替代率接近六成,不算差。国家没打算让老人喝西北风,还在往上涨,知足吧。

说到底,养老金涨不涨,不看情绪,看账本。账本亮了绿灯,政策给了准话,明年继续涨板上钉钉。想按工龄单涨的梦,早点醒。想多拿钱的招,现在就动手。

明年养老金上涨,你打算怎么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