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07:17点击次数:66
社交媒体上关于“过山车行情”“牛短熊长”的吵闹声还没散去,9月5日A股来了场单日大反弹:三大指数全天单边上行,创业板指一举放量冲高,单日涨幅6.55%,创年内最大涨幅。看起来像是情绪在修复,但市场并不完全放心:盘中一则外媒利空一度把指数往下拽,芯片和光模块等热点股遭遇回撤,说明市场仍在高波动里找方向。问题是,这波反弹能不能延续?下周谁来决定下一步?
周末有三件事悄然落地,为行情提供了实在的支撑。证监会把认申购费率往下调,基金申购成本明显降低,鼓励长期配置;深圳对核心区自有户籍放开套数限制,给“金九银十”楼市带来利好信号;美国8月非农远低于预期,让市场更相信9月降息的可能性,全球流动性预期好转,对A股构成外部支撑。把这三条叠加,就是制度面和宏观面的双重暖风。
技术面同时给出警示:上证3856点被看作多空分水岭,短期压力在3870–3900点,支撑在3744–3766点。周五成交量只有2.3万亿元,若不能放大到日均3.0–3.2万亿元,上攻的可信度就打折扣。60分钟级别出现顶背离,KDJ短期偏超买,部分板块MACD柱连续放大,提示局部还有延续性,但整体需要警惕技术性回抽。
板块轮动继续加速。国防军工、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这些前期热门明显回调;新能源系却像开了挂,锂电、光伏、风能、储能齐线走强,固态电池方向活跃,光伏设备甚至创了年内新高。大消费开始被资金照顾,国家推出2030体育产业规划和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也为长期需求端提供想象空间。不少股民在群里打趣:“今天追新能源,明天追不追就看心情了。”
资金面显示配置意愿尚强:全周融资净买入超187亿元,已连续11周单周净买入超百亿;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北向资金7月净流入超60亿美元,居民存款出现“搬家”迹象,公募与私募规模同步扩张。这一切都支持“慢牛”逻辑,也提示流动性改善和估值重定价可能成为中长期主线。
操作上给几条比较接地气的建议,供朋友们参考并严格执行风险控制。总仓位不超过50%,用金字塔加仓来摊低成本;个股浮亏超过8%时先减半仓,亏到15%以上再考虑清仓;ETF最大回撤容忍度建议不超过10%。配置上分三条主线:成长科技(AI、消费电子、半导体与机器人)、顺周期资源(贵金属、工业金属、化工与稀土)、以及低位蓝筹(金融与消费龙头)。注意高估值拥挤效应,当TMT成交占比突破40%时,追涨风险会显著上升。
市场在绝望中孕育希望,也在狂欢里暗藏风险。周末的三大利好给下周提供了制度和流动性的支撑,但能否真正突破,还得看量能和技术节奏。建议以中国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根基,保持合理预期、严格控制仓位、跟随板块轮动节奏——既不盲目乐观,也别被短期波动吓跑。你怎么看?更看好哪条主线?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持仓和判断,互相参考一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