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5 19:22点击次数:168
近日,《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凭借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榜第46位。虽看似一份沉甸甸的排名,但背后却是这座园区从默默无闻到备受关注的故事。这种化学园区的转型之路,不仅值得行业关注,也让围观群众感受到“炼化一体化”是如何步步为营端起了四川经济的“饭碗”。
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是彭州市的一块“金招牌”,说白了就是撑起成都市能源化工版图的主心骨。以四川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这样的大手笔项目为龙头,这个园区年年在开挂,从石油化工到氢能高端,硬是把“工业油腻感”整出了高科技范儿。数据显示,园区内已有规上工业企业12家,引进的33个产业化项目估算下来总投资达到670亿元。别小看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赞助”了五块钱,够扎实吧!
讲到这里,不来点实际贡献怎么服众?45%的汽柴油供应成渝地区、80%的航空煤油满足四川16个机场需求,这可是顶着“能量源头强”、“产业链长”的标签在跑。更夸张的是,它为西南地区主导产业还年供300万吨基础化工材料。这么一搞,不仅是能源供给,还是一个对抗外部压力的产业链“韧性大师”。这能耐,换算成咱老百姓概念,就是你家的车不开缺油怨它都难。
而这种园区实力的大升级,真不是天上掉馅饼。从2021年至2023年,它连续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化工园区10强”,去年更是挤进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排名往上的背后,是各种技术提升、管理创新的累积。园区雄踞四川第一、西部第五,得靠“拼命干、拼命钻”,否则江湖地位怎保得住?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和彭州市早把“能源化工产业生态”挂在嘴边,但从内部建设到整个全省网络的打通,这里藏着看得见的“新动作”。不仅是发展产业,还开始联动全省31个化工园区,搞起了“总部+基地”“制造+服务”的模式创新,妥妥的化工领域“联合舰队”。这种协同,不但稳住了基础还能创新玩布局,总得来说,越大越灵机,越搞越强力。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段内容听着有点冷冰冰,跟咱生活能扯上啥关系?仔细想,大到一国“能源生命线”,小到你我身边的交通、航空,哪个不是靠它这种高质量发展为底气?而且随着园区升级全力向生产性服务业探索,未来的彭州很可能不仅出口“燃料”,说不定还能国内出个更强“新能源牌”。
只是我们不免疑问,面对如今园区的诸多荣光,是否所有地方的化工园都具备相同潜力为区域经济带来杠杆作用?这盏“化工经济灯塔”到底能不能持续照亮发展大道?终究还是要看,不盲目扩张、不糊涂竞争,未来新质升级还靠真功夫落子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