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8 05:27点击次数:158
凌晨三点的北京协和医院睡眠监测室里,51岁的李小萌像具提线木偶似的躺着。脑门上贴着十二个电极片,手腕缠着血氧仪,胸口还压着呼吸带,活脱脱被科技武装到牙齿的现代版睡美人。可惜啊,这出戏里没有王子,只有25年甩不掉的失眠魔咒。她盯着天花板数羊数到第五万只的时候,突然想起昨天端咖啡又愣神的糗事——滚烫的美式泼在真丝裙上,愣是等液体渗到皮肤才反应过来疼。
这毛病得从千禧年说起。那会儿她刚进央视,熬夜录节目比吃盒饭还勤快。有回凌晨四点下直播,化妆师卸妆棉刚碰到脸,导播就在对讲机里吼"突发新闻速回"。二十出头的年纪,谁不是拿命换前程?可谁能料到生物钟这玩意儿跟橡皮筋似的,绷久了就再也缩不回去。后来转做幕后,作息倒是规律了,睡眠却像被偷走的钱包,明明记得放在枕头底下,伸手一摸总是空的。
最邪门的是三年前那场"断片"。早晨起床时还哼着歌,再睁眼已经躺在急诊室,右眼角缝了五针。主治大夫拿着CT片子直嘬牙花子:"李老师,您这脑雾症状跟醉酒似的,可血液检测又干干净净。"她盯着诊断书上"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八个字,突然笑出声——这不就是老百姓说的"鬼打墙"嘛!
网友们的评论比专家会诊还热闹。有人信誓旦旦说是更年期作祟,马上被回怼"你见过更年期失忆的?"中医粉们更来劲,从黄帝内经讲到五行相克,最后落脚点都是"得来副安神汤"。最绝的是某三甲医院神经科主任的私信:"建议查查维生素B12,我有个病人症状跟您一模一样..."李小萌边看边乐,心想这年头连名医都开始玩大数据诊疗了。
要说这姐们儿也是够倔。当年汶川地震现场,她握着话筒哭成泪人的画面,至今还在传媒学院的教材里放着。现在刷短视频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会儿可没什么"沉浸式报道"的说法,摄像机跟前掉眼泪属于重大播出事故。可当她听见废墟底下传来孩子的哭声,职业操守什么的早抛到九霄云外了。直播车里的导播急得直跺脚:"李小萌你倒是说词儿啊!"结果观众记住的,恰恰是那个哽咽到说不出话的背影。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她这实诚劲儿反倒成了双刃剑。晒女儿中考复习笔记,被骂"炒作学霸人设";分享更年期调理心得,又被嘲"过气主持卖惨"。有回直播连麦,弹幕突然飘过一句"现在装柔弱给谁看",她盯着那句话愣了两秒,突然把脸凑近镜头:"老铁们瞅瞅我这眼袋,需要装吗?"满屏的"哈哈哈"里,她转身给女儿切水果的手有点抖——当年在演播厅,哪需要解释这些啊!
要说这失眠最折磨人的,还不是记性变差。有天深夜给女儿盖被子,发现13岁的小姑娘睡觉竟会磨牙。她蹲在床边听了半小时,突然想起自己25岁第一次失眠,也是因为梦到主持词说串了场。这该死的轮回啊!第二天晨跑时,她特意绕到药店买了副防磨牙套。店员夸她贴心,她心里苦笑:这哪是防磨牙,分明是防女儿变成第二个自己。
协和的检查报告最终也没个准话。神经递质检测、脑电图、核磁共振轮番上阵,结论页却写着"建议生活方式调整"。她捏着报告单在医院走廊发呆,隔壁诊室突然传来婴儿啼哭。恍惚间想起39岁生下本本那天,助产士把皱巴巴的小家伙塞她怀里时说的:"这孩子嗓门亮,以后准是个主持人。"现在想想,人生可比电视剧魔幻多了——当年在主播台光鲜亮丽的李老师,如今最大的愿望居然是能睡个整觉。
最近她迷上了陶艺。有回拉坯时突然犯迷糊,等回过神来,转盘上的花瓶早歪成抽象派。老师傅凑过来端详半天:"姑娘,你这作品有味道啊!"她看着泥坯上自己无意识掐出的指痕,突然悟了——失眠就像这团泥,既然揉不圆搓不扁,不如顺势捏个新模样。第二天短视频更新了,画面里她顶着鸡窝头做早餐,字幕写着:"第五万零一次战胜失眠的秘诀——接受它,像接受北京早高峰。"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上一篇:“路嫂深夜失踪!路哥全网炸锅”
下一篇: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是老天在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