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22:33点击次数:198
走进数派(廊坊)的办公室,眼前是一排排发着微光的机柜和工程师调试屏幕的背影,空气里带着数据中心特有的冷却味儿,真心的,挺有技术感。我跟你说,这画面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城市的野心——算力在跑,产业在跟着。就是廊坊的城市算力分指数已连续两年拿全国第一,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数量也位列第一,不是空喊口号,是有硬核指标撑着。
张文武直言“我们选择落户廊坊,正是因为这里具备强大的智能算力供给和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这句直接引语说明了要点。官方数据披露,廊坊早在2009年就布局数据中心,传输到北京仅需2到3毫秒,低延时、千兆级带宽、GPU密集机柜成为吸引上游芯片、封装测试和下游大模型企业的磁铁。真假的?不少落户企业都在说,真心的这里省了不少运维成本,网络延迟低得让模型推理效率提升明显。怎么回事?这样的区位优势,配上液冷、自然冷源等绿色技术,让PUE降到1.25,既省电又能撑大规模算力扩容……
把目光放宽点儿,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生长。上游有百信、联泰的硬件制造,芯片设计和封装测试的环节正在被补强,中游的云服务商、算力中心布局密集,下游是场景落地,像地质灾害预警、应急视频分析这些垂类模型在廊坊跑通了应用。我才不信呢的小疑虑,被实际的产值增长打脸今年前七个月,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0.0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居全省首位。太厉害了,真不是吹。
政策也在用力配。廊坊推出“算力券”支持中小企业使用算力资源,指导企业成立大数据和算力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融入更大的算力伙伴计划,等一下,听着像是给产业装了加速器。官员的间接引语里透露,未来将继续开展算力招商,吸引芯片设计、终端制造等企业落地,和张家口、雄安联动共建“京津冀算力走廊”,目标是把廊坊打造成既有速度也有温度的算力高地。这是一场布局与服务、绿色与规模并举的较量。
不必煽情,景象已在运机柜发光、液冷运作、模型上线,城市的夜色里多了一种新的节奏。人们不再只问有多少机柜,更多在问这些算力能为生活带来什么。就是算力不是孤立的堆叠,它要能落地成场景、孵化成公司、化成就业,廊坊正在试图把这些节点一一串联成链……我跟你说,这条路有潜力,也有风险,但如果把握好了,就是实打实的未来入口。
下一篇:配电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