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5 01:27点击次数:181
每天挤地铁的朋友,有没有过这种体验?线路图上两条线看着紧紧挨着,真要换乘,得在地下绕来绕去走半天。成都地铁30号线马上要开通了,不少人盼着它能让上班路顺点,可最近讨论下来,好像没简单。
先说说这条线的基本盘。西头从双流机场2航站楼东站开始,一直到东边的龙泉站,全长26公里出头,23个站里有14个能换乘。按当初的想法,这条线能把双流的临空经济区、高新区、龙泉驿的汽车产业城串起来,不少人觉得会是条"上班捷径"。
可现实有点不一样。有网友开玩笑说:"线路图上看着亲如邻居,真要换乘,感觉隔了条街。"这话虽有点夸张,却说出了关键——物理上线路交叉了,换乘却没方便。
为啥会这样?成都的地铁网像个大圆环套着放射状的线,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常常得换个两三次车,主要靠7号线这个大环线,还有南北向的1号线、9号线这些。但30号线跟好几条主干线都没接上。
比如1号线和18号线,在天府大道那片跟30号线交叉了,却没设换乘站。官方说,是因为以前的隧道没留接口,现在想加难度太大。9号线的三元站,因为8号线和9号线的出入段线占了地方,没法扩建,换乘也就不方便。还有7号线的太平园站,得先出站再进站,碰上下雨天,没带伞就得淋着走。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现在的规划。1号线、2号线这些早期线路是2005到2015年建的,那时候哪能想到后来要修30号线?没留接口也正常。而且地下管线太多,随便动土可能影响现有线路运营,之前金融城北站想改造,就因为这个原因没做成。还有8号线改道到大件路,占了30号线原来想好的路线,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
来看看实际坐起来怎么样。双流航空港到天府二街,直线距离才6公里,走30号线得换4次车,坐7站地,光换乘的时间比坐车时间还长,还不如直接坐544路公交直达。再比如从武侯新城到火车北站,12公里的路,30号线要换3次车,而原来坐334路公交再转2号线,还少换一次。
也不是全没好处。川师大的老师学生,从星月站或者寺圣站就能直达学校,方便多了。三圣乡以前去着不方便,现在幸福梅林那片补上了交通空白,游客去玩也省事。但高新南的白领们还是有点麻烦,金融城北站想换乘1号线,没顺。对双流机场的旅客来说,接驳快了点,但城南上班族的通勤难题还在。
那有没有办法改进呢?这条线用了全自动驾驶,还是全国首创的那种,列车能自己判断前面有没有障碍物,这样高峰时候发车能更密,大概2分钟一班,等车时间短了,换乘的焦躁感可能就少点。
还有些小调整能试试。比如金融城北站和1号线的锦城广场站,可以搞个虚拟换乘,30分钟内出站再进站,车费连着算,不用重复掏钱。三元站可以在地面盖个能挡雨的连廊,把30号线和9号线连起来,北京东直门机场快轨以前也这么改过,效果还不错。金融城东站换乘9号线的通道有800米长,把指引牌做得更清楚点,也能省点找路的时间。
长远来看,第五期规划里说要加11号线,跟30号线在锦逸站接上,这样高新南北向就能通起来。大面街道的玉虹路站,也可以开直达软件园的摆渡车,弥补站点分布不均的问题。
这事儿也给城市发展提了个醒。TOD开发的时候,三圣乡靠着旅游加地铁,娇子立交的夜市经济,可能都会火起来。但龙泉驿那边,可别借着"地铁上盖"的说法炒房价,实际换乘要是不方便,再好听的概念也没用。
以后规划地铁,真得把换乘方便放得比线路长短更重要。你看19号线在孵化园站换乘1号线,就做得挺顺,大家都觉得方便。现在预测30号线每天能有30万人次坐,按这个流量,随时调整接驳路线,才能真的好用。
说到底,大家坐地铁,图的不是线路图上画得多直,而是实际走起来顺不顺。30号线现在遇到的这些小问题,就像刚穿的新鞋有点磨脚,慢慢调整总能合脚。希望接下来的规划能先把换乘的断层补上,让大家少走点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