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谢娜首挑央视秋晚大梁,无何炅助阵显吃力,录播仍频看提词器

发布日期:2025-10-24 17:37点击次数:60

央视秋晚舞台上的谢娜:光环之外的真实与挑战

每年中秋,央视的晚会都是万众瞩目的文化盛宴,而今年的秋晚,一个熟悉又略带争议的名字出现在了主持名单上——谢娜。作为湖南卫视的“综艺一姐”,她以活泼搞怪、节奏感强的主持风格深入人心,但这一次,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她的表现却引发了不小讨论。

首次亮相央视大型晚会,谢娜的紧张感肉眼可见。不同于以往在《快乐大本营》中与何炅默契配合、互相托底的轻松氛围,这次她独自站在国家级舞台中央,面对的是更为严肃的语境和更高规格的观众期待。整场晚会中,她虽努力保持笑容、调动气氛,但几次语速过快、衔接生硬的瞬间,还是暴露了内心的不自信。

更引人注意的是,即便是一场录播的晚会,谢娜依然全程依赖提词器。镜头多次捕捉到她目光频繁移向台本、甚至在串词时出现短暂卡顿的画面。这与央视主持人信手拈来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央视的晚会虽为录播,但对流程精准度、语言规范性和临场反应的要求极高,提词器只是辅助,真正的功力在于内化于心的表达。

不少观众感慨:“原来谢娜真的离不开何炅。”在芒果台的舞台上,何炅总是那个能稳住全场、化解尴尬、引导节奏的“定海神针”。而谢娜的“放”与何炅的“收”形成了绝佳互补。如今单飞亮相,少了这位老搭档的托底,她的短板也被放大:即兴反应不足、语言组织略显单薄、在正式语境下的分寸感把握不够。

当然,也有人为她辩护:从地方台走向央视,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文化基因和主持逻辑,适应需要过程。谢娜的亲和力与活力,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为央视晚会注入了新的气息。她的努力值得肯定,毕竟敢于走出舒适区,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但问题也正源于此:当光环褪去,真正站在聚光灯下时,一个主持人是否具备独立撑场的能力?提词器可以帮你记住词,却无法赋予你临场的智慧与气场。观众可以接受失误,但难以接受缺乏沉淀的表达。

这场秋晚,与其说是谢娜的一次成功亮相,不如说是她职业生涯中一次真实的“裸考”。它提醒我们,综艺感不等于主持力,娱乐化表达也难以完全适配主流舞台的庄重需求。真正的主持功力,是忘掉提词器之后,依然能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谢娜的这次尝试,或许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而真实,往往是成长的开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