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刚凭新剧火起来就要 “让位”?杨幂大概没料到,《生万物》的爆火,竟意外成了赵丽颖新剧的 “铺垫”

发布日期:2025-08-21 23:49点击次数:133

有传言称,赵丽颖主演的《造城者》将接档杨幂的《生万物》,且同样登陆央视黄金档。杨幂刚靠《生万物》打了场口碑翻身仗,紧接着赵丽颖就获央视力挺,难道要被 “碾压”?从 2011 年到 2025 年,两人的纠葛从未停歇,这次杨幂好不容易攒下的热度,真的会便宜赵丽颖吗?

2025 年,杨幂凭借央视热播剧《生万物》实现口碑逆袭,多年来贴在她身上的 “流量花瓶” 标签,终于被实力彻底撕下,也让她在娱乐圈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其实杨幂的转型之路早从 2017 年就已开启,奈何作品未能获得认可,她只能退回古偶舒适区,演技也一度显得呆滞僵硬,尤其是在《狐妖小红娘》中的表现,更是让曾经灵气十足的 “晴川”,被评为年度最差演员,拥有众多代表角色的她,险些成了古偶圈的笑话。随后的《哈尔滨 1944》,更让她卷入舆论风暴,接连两部剧扑街,使她成了 “观众最失望的演员”。谁曾想,仅 1 年后,她就靠作品强势逆袭,从《酱园弄》《长安的荔枝》到《生万物》,一步步重新赢得观众对其演技的认可,其中最让人惊喜的当属《生万物》,彻底抛开偶像包袱的杨幂,终于收获了应得的肯定。

杨幂在《生万物》中的最大进步,在于 “不装”“不演”,而是用真实感弥补演技短板。比如 “吵架” 戏份里,她皱眉撇嘴的细节,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角色的鲜活,若非彻底投入角色,很难呈现如此效果。不像在《狐妖小红娘》中给人麻木感,也不同于《哈尔滨 1944》中用力过猛的表现 —— 那时的她只想着 “演”,却未真正融入角色,而如今的小动作、小表情,都是她沉浸角色的最佳证明。剧中,宁绣绣从 “被家族抛弃” 到 “自立自强”;剧外,杨幂从 “被嘲讽” 到 “被夸赞”,演员与角色共同成长,更易引发观众共鸣。

可谁能想到,杨幂好不容易赢回的口碑,如今竟要白白 “便宜” 赵丽颖?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央视为何会介入?两人的纠葛又何时才能了结?

赵丽颖与杨幂的纠葛从 2011 年延续至今,事业、婚姻、口碑等方方面面都被拿来对比。比如杨幂逆袭时,网友最关注的却是赵丽颖的处境。两人的恩怨始于 “撞脸” 传闻,当时杨幂已跻身顶流,位列 “四小花旦”,而赵丽颖的成名之路才刚起步,甚至鲜为人知。更关键的是,两人性格截然相反:杨幂活泛,能在圈内长红多年,稳居顶流;赵丽颖木讷,只想靠实力说话,成名之路更为坎坷。面对 “撞脸” 争议,杨幂并不在意,赵丽颖却直言回怼,这让她一度处于舆论劣势,每当杨幂有新动态,赵丽颖总会被拉出来嘲讽。

转折发生在 2015 年,赵丽颖终于追平杨幂,跻身顶流,两人的正面对比正式拉开。杨幂继续在古装和偶像剧舒适区稳扎稳打,赵丽颖却不断突破,成功从 “流量派” 转型 “实力派”,两人的口碑从此出现偏差。2017 年,两人首次同台,台下杨幂与身边人玩闹,社交游刃有余,赵丽颖却因不合群被传 “孤立”,两人的竞争就此摆上台面。真正让差距拉大的是 2024 年:赵丽颖接连斩获三个主流奖项,杨幂却因 “最差演技” 备受争议,差距显而易见,网友评价也随之分化。

2025 年,杨幂虽再度掌握舆论主导权,但其角色仍被拿来与赵丽颖的 “何幸福” 比较,新作品尚未面世就被迫竞争,两人的输赢似乎难以定论。可央视的介入,却为两人的处境定了调:杨幂兜兜转转 8 年才在转型路上获认可,赵丽颖却早已找到 “事业归宿”。

赵丽颖的转型堪称中国影视圈的 “逆袭教科书”:从十八线配角到古偶流量担当,再到突破现实主义题材,她用十年完成从 “流量小花” 到 “国民演员” 的蜕变。2024 年对她而言是 “拿奖手软” 的一年:年初凭《第二十条》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随后又凭《风吹半夏》接连拿下飞天、金鹰视后,成为首位 “流量出身” 却获主流认可的演员。当同辈女演员还在古偶圈打转时,她已亲手撕掉标签,尤其是《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眼神里的野心与筹谋,与早年的陆贞判若两人,她也凭此在实力派演艺圈站稳脚跟。

因此,《造城者》官宣后备受观众期待,在大家看来,赵丽颖的角色塑造能力足以驾驭任何角色,其自带的流量更让剧集未播先火,甚至未定档就获央视主动宣传。而央视选择在《生万物》火爆时宣传《造城者》,让这两位本就有纠葛的女演员再次被牵连。网传《造城者》原定接档《生万物》,后因《归队》官宣定档而推迟至 9 月,但两人的牵扯并未停止。

有网友认为《造城者》蹭《生万物》热度,觉得杨幂辛苦打拼的热度无意中为赵丽颖铺路。但事实并非如此:央视的 “插播支持” 只是对优秀电视剧的认可,在央视眼中,两人的 “竞争” 或许只是 “流量互补”。所谓《生万物》为赵丽颖做 “嫁衣”,并非杨幂的失利,而是两部优秀作品、两位优秀演员碰撞出的奇妙回响。

杨幂打破流量偏见,赵丽颖赢得口碑认可,说到底,演员从无 “让位”,唯有作品才是硬道理。

推荐资讯